周末在商场给好友家宝宝选生日礼物时,看到一个奶奶和一个小男孩儿驻足在金属玩具小车的柜台前。
汽车摆放在透明玻璃柜子里,颜色、款式一览无余,买好的小汽车可以在店铺的回形轨道上免费玩。
看样子,这位奶奶已经妥协,同意给孙子买一个:“喜欢哪个你自己选吧。”
看着很尊重小男孩的选择。
小男孩用手指了指玻璃后面一款粉色小轿车,满眼期待的等着奶奶表态。
“哪有小男孩选粉色的,粉色是小女孩才玩的。”与刚刚同意孩子买车时态度,来了个度的大转弯。
小男孩倔强地指着粉色小汽车一动不动。
奶奶又在旁边劝了起来:“我们是男子汉,才不选粉色的呢,看看其他颜色的。你要粉色的,奶奶可不给你买!”语气里明显有了威胁的意思。
小男孩为了得到玩具,选择了退而求其次,挑了一款蓝色的小卡车。
奶奶也很满足:“嗯,还是蓝色的好看,哪有男孩子选粉色的!”
我们日常看到的玩具,给女孩子设计的玩具大都粉粉嫩嫩,而男孩的玩具大都是冷色系。很多卖场在摆放玩具的时候,玩具属性也有很明显的性别区分:毛绒玩具是女孩的专属,汽车飞机是男孩的最爱。
我对玩具的选择一般更注重延展性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在给喆选的玩具里,桌游、彩虹积木、拼图、磁力片这些常规玩具有选,厨房玩具、娃娃屋、毛绒玩具这些喆自主选的玩具我也有给买。
就连之前朋友在《元玩具玩出上万元价值,这些玩法逆天了》里分享过的波普串珠也剁手买了,还被喆爸嘲笑,想要闺女想魔怔了。
事实上,男孩女孩是应该在很多方面区别对待,但尽量不要发生在玩具的选择上。
孩子玩的其实都是大人认为
他们应该喜欢的玩具
最近看到的一个实验视频,很多潜意识里的认知已经主导着我们的行为,陪伴男孩和女孩的方法完全不同。
实验是这样子的——
实验让男婴与女婴互换衣服,并在实验场地摆上了各类玩具,分别让男女成人志愿者陪玩,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
第一个志愿者抱着装扮得粉粉嫩嫩的男婴(起了个女婴的名字叫索菲)入场,并凭主观判断说:“你是个乖女孩儿,是吧,索菲。”
随后,这名女志愿者给索菲拿了洋娃娃和毛绒玩具玩,逗孩子的方法也很积极,告诉洋娃娃是在睡觉。
索菲手里拿起机器人的时候,这名志愿者又用毛绒玩具吸引索菲的注意力,还用小猫咪的手偶学猫叫,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陪着这个“女孩”玩。
而当实验组织者告诉她,她陪伴的其实是一名男婴的时候。这个志愿者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志愿者说:“我想着这是个小女孩,所以我要给她玩小女孩玩的玩具。”
接下来,一位男性志愿者面对索菲的时候,也同样在用毛绒玩具逗“她”。
男士得知真相后也很惊讶,以为是个女孩,所以很自然的久选择了粉色的毛绒玩具。
然而,假扮成男婴这组的实验结果也不容乐观。
两名女志愿者都选择了机器人、车和益智类玩具,并陪伴着玩一些运动类的游戏,玩小三轮车和摇摇马。
男婴组这边得知他们陪玩的小朋友实际上是个女生的时候,同样相当惊讶。
出于刻板印象,她觉得自己一直陪伴的是个男孩,在潜意识中自动选择了男孩子玩的玩具,然后改变了她对待孩子的行为,具有很明显的性别倾向性。
所有志愿者无一例外,这种偏见或者说是倾向,在男女志愿者身上都有体现,都是按照看到的孩子的性别,有倾向性的在选取玩具。
也就是说,孩子玩的,其实都是大人认为他们应该喜欢的玩具。
打个很通俗的比方,送礼物给小朋友,我们向别人征求意见的时候,一般都会问:
“5岁的女孩喜欢什么?”“8岁的男孩喜欢什么?”我们大多时候也是如实验中的志愿者一样,已经根据孩子的性别划分出了男孩喜欢什么,女孩喜欢什么。
这个实验提到一个很尖锐的问题,男生在数学领域、空间认知及运动类方面占很大主导地位。男生是真的擅长这些吗?
实验也在追问:这到底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塑造的?
之后给出了一个结论:当孩子频繁玩空间认知的游戏,他们的大脑会在三个月内就会有生理性变化。
咱们之前分享过的众多游戏稿中也提到过——
孩子大脑的主要组成细胞是神经元,出生时的神经元可达亿个,感官刺激越丰富,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也就越多,孩子也越聪明。
也就是我们说孩子3岁前早教的重要性,在这个阶段,脑部正在构建脑神经网络。
如果在玩具方面,给孩子更多元化的选择,给孩子提供的大脑刺激和体验也更多元、更丰富。
性别倾向是怎么影响孩子的?
还是引用国外的一组实验
研究人员给一群美国孩子选了一款他们从未见过的加拿大玩具,男女混合被分成了2组。
其中一组孩子被告知“这是一款男孩子玩的玩具”,另一组被告知“这是女孩玩的玩具”。
结果,同样的玩具,被告知是男孩玩的玩具时,同一组中的男孩表现更好;而被告知是女孩玩的玩具时,同组中女孩的表现则优于男孩。
同一款玩具,因为成人赋予的性别倾向,得出了两个完全出乎意料的结果。孩子在性别倾向暗示中的表现、发挥的潜能,会因为受到成人的干扰,表现出不同的结果。
之前也有研究证实——
婴儿的选择会根据家长的表情和态度而产生变化,成人对玩具的喜爱或厌恶情绪会影响儿童对玩具的选择。
比如婴儿与成人表现出喜欢表情和声音的玩具有更多互动,而当大人对某种东西表现出厌恶,孩子自然会减少这种东西的互动。
我之前给喆入过《恐龙快递》一书,拿到书的那一刻就被它的画风和创意吸引,查了作者信息,发现作者董亚楠是个90后女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从小就是恐龙迷的她,将儿时的愿望付诸笔端,耗时数年整理和研究恐龙相关的知识,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开了一个女性视角下独特的恐龙世界。
这本创意无穷的机关书,还斩获了央美毕业设计一等奖及8B设计奖“设计师神品奖”。
这一切,都源于作者儿时对恐龙的热爱,正是这份热爱,才让这位小女生有了创作这样一本书的内驱力吧?
如果当初她的父母坚定地认为“恐龙是男孩子的专属”,也许就不会有这本书的诞生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成人给男孩和女孩作出了某种限定,孩子在这种暗示和判定中,一般也会不断强化着这种区分。
在日后的玩具选择、兴趣行为、职业选择上,也许都会受到影响。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试验那样。
让玩具只是玩具,我们该怎么做?
1尊重孩子的选择,少去干预
前文中看到的奶奶已经把选择玩具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却在孩子选择粉色汽车后加以干预。
这样的场景很常见有木有?既然把选择权交给了孩子,在商量好所购买物品的价格之后,坦然接受孩子的任何选择结果。
有段时间喆很喜欢粉色,又怕小伙伴笑话,他自己想了个办法:衣服穿男子汉类型的,袜子穿一双粉粉的。这种对粉色的执着大概持续了三四个月,自动消失了。
2内心淡化玩具性别化的区分
玩具只是陪伴孩子的一种形式,剥离玩具的性别色彩,仅仅把它们当成一种工具,多和孩子一起开发玩具的不同功能,更能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
那套波普串珠,虽然入手比较晚,但对于精细动作发育较慢的喆来说,也是多了一种提升这项能力的选择。
3根据孩子近期的喜好定
好友女儿在我家玩了喆的托马斯后,也被“圈粉”。
找我要了购买托马斯的链接,好朋友还把跟托马斯相关的书也备了些。据她反馈,女儿在玩托马斯的时候,嘴巴里嘟嘟囔囔,给小火车安排线路、设置情境,自发的兴趣对她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充足的锻炼。
4选择性别界限模糊的玩具
当无法确定孩子喜欢什么,我们可以多选择性别界限模糊的玩具,建构类玩具、场景类玩具,比如磁力片、乐高积木、弯弯乐等;
或和孩子一起,利用生活中的道具自己动手制作,既可以锻炼动手能力,也是共度美好亲子时光的好时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