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买玩具,你会怎么做?
前段时间,湖北荆门一名10岁男孩喜欢上一套玩具。
可他的妈妈却没有直接给他买下来,而是做了一件令不少网友点赞的决定:
她让儿子趁着暑假,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这套玩具。
于是,男孩放暑假后,一有时间就会在家附近捡瓶子和废纸箱。
家里的废品加上捡来的,男孩在7天里一共挣了34元。
这期间,为了自己想要的玩具,孩子一直坚持着,从没有叫过苦。
而对于男孩自己劳动得来的钱,如何花父母也没有干涉。
最后,男孩用这些钱吃了一顿烧烤。
不过,哪怕吃完烧烤男孩,已经没有多余的钱买玩具了,但是妈妈还是将玩具买下来送给孩子。
毕竟,孩子的确为了自己想要的玩具付出了努力。
妈妈将玩具买下来送给孩子,既是一种奖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肯定。
因为经过这件事后,孩子的改变非常大。
从前孩子想要什么都是直接和妈妈要,从来不会在意金钱。
现在他买东西前会先问下价格,而且在路边看到空瓶,也会顺手捡起来。
孩子不仅体会到了赚钱的不容易,还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表示以后读书会更加努力。
不得不说,这位妈妈的教育方式真的太赞了!
对于孩子的需求,她并没有一味满足,而是选择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
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引导他自食其力。
有这样理智不溺爱孩子的父母,真的是孩子的幸运。
027月13日,福建晋江一名15岁女孩,跑到5楼楼顶欲轻生
起因是女孩离家出走十几天,当天回家后,便找父亲要元钱。
可是父亲只给了她元,女孩见状便跑到5楼楼顶要轻生。
女孩对生命的轻视,看得不少网友愤怒直言:
“就是惯得,这次要,下次不知道要多少”
“孩子的举动,当父母的应该反思。”
“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要知道,孩子的性格,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
为人父母,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说:
“妈妈,我想要xxx...”
面对孩子的需求,父母总是无条件满足,那么很容易养出不懂知足的孩子。
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登门槛效应”。
意思是说人在不断的小满足下,慢慢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这个术语还有一个别称叫“得寸进尺效应”。
养孩子也是一样。
当父母习惯性地满足孩子,孩子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并且无法接受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可以说,一个不懂得满足的孩子,往往是父母给得太多了。
03当然,面对孩子的需求,父母也不能总是拒绝。
因为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孩子很容易会为了达到目的而变得“不择手段”。
安徽芜湖有一个小男孩,为了买玩具不惜多次偷拿妈妈的钱。
最终妈妈无奈将孩子送去警局“自首”。
警察告诉孩子,以后想买玩具,要事先和妈妈说一声,自己拿是不对的。
其实,这个道理相信很多孩子都明白,可还是有不少孩子犯错。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父母的不允许。
心理学家布鲁斯·格莱朗博士说:
“频繁对一个孩子说‘不’,是最不恰当的拒绝方式,孩子仿佛被父母推到了门外,会委屈甚至愤怒。”
父母总是拒绝孩子的需求,孩子又很想得到,慢慢地孩子就很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
也就是说,无论是“无条件满足”还是“和孩子说不”,长期下来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都不够友好。
那么对于孩子的需求,父母到底要如何应对呢?
04养育孩子,凡事父母一定要懂得“适度”。
当孩子提出需求时,父母首先要判断孩子的需求是否值得被满足。
父母要明白孩子所求背后的目的。
如果提出的需求,是为了满足正常的学习生活,那么完全可以满足。
如果孩子是为了攀比炫耀,那么一定是要拒绝的。
当然,很多时候,孩子提出需求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喜欢。
例如玩具、零食...
对于这些需求,家长不要一味满足或是拒绝,可以向文中最开始的妈妈学习,让孩子想办法自己去解决。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自食其力的重要性。
不能让孩子养成,想要什么就依赖他人去获取的习惯。
毕竟,父母不能一辈子都在孩子身后满足他的需求。
孩子总要长大,独立面对生活。
所以,对于孩子的一些需求,父母可以适度地让孩子通过自身努力去换取。
这样孩子在自食其力的过程中,不仅会认识到金钱的重要性,也会明白父母的辛苦。
相比于直接拒绝,或者无条件满足的需求,让孩子自食其力,更有教育意义。
05家长们,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就一定不能忽视孩子自立自强的能力。
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拒绝孩子不合理的欲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
这才是父母对孩子需求最好的回应。
希望家长们在孩子说“我想要...”时,都能理智面对。
多了解孩子,正视孩子的需求,相信家长们都能够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本文图片和视频素材综合于网络。
本文为米小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