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黎竹记者刘旺北京报道
随着泡泡玛特引爆市场,年轻消费者开始为更多的潮玩产品买单。被誉为“潮玩界的茅台”的泡泡玛特股价一路跃升,市值最高点一度突破千亿港元,市盈率疯涨多倍。
然而,“万物皆可盲盒”的营销方式已经逐渐让年轻消费者产生倦意。《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有消费者在闲鱼上抛售“高价”买来的盲盒,从普通款到隐藏款,这些玩具逐渐流通于网络交易市场,甚至是发售的平台。而泡泡玛特也没有延续高增长的传奇,截至7月15日收盘,泡泡玛特股价报68.9港元,从上市后.6港元的高点到现在,股价跌去近40%,市值蒸发掉了多亿港元。
这些表现是否意味着消费者回归冷静、潮玩行业热潮消退?行业未来的趋势又将如何?对于目前的潮玩IP,新文创高研院执行院长贾田指出,中国目前IP的三种趋向分别是内容向IP、产品向IP、设计向IP,IP衍生品和服务体系是随着与消费者关系的改变而不断递进的,客户关系越深入,产品的客单价就越高,客户的价值也就越大。
潮玩行业热潮
热爱抽盲盒的黄希希发现某二手交易平台有大量的隐藏款盲盒出售。“今年我已经不太想去店里抽了,买了重复款家里没地方放”,她告诉记者,二手平台可以花更少的钱购入一套,包含普通款和隐藏款。记者注意到,自年以来,中国潮流玩具公司开始将盲盒形式用于旗下产品的销售,通过商场体验店、智能零售柜机和线上购物等方式驱动了“盲盒”热。
潮玩资深爱好者张继指出,盲盒只是潮玩的一种。其细分类别主要包括:盲盒、手办、艺术玩具、BJD玩具(Ball-jointedDoll,亦称作球关节玩偶)、成人组装玩具、GK手办(GarageKits,即未经涂装上色的套装模件)等。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海洋堂为代表的制造商广泛运用扭蛋这一形式进行动漫IP手办、玩具模型、饰品挂件的销售。90年代中国亦出现了类似性质的“集卡式营销”,如小浣熊、小当家等干脆面的系列卡牌等,都可以看做是“盲盒”概念的本土化应用。
52TOYS联合创始人黄今认为,“盲盒只是一种消费形式,给用户一个选择而已。”
根据公开数据统计,中国潮流玩具市场过去几年快速增长,由年的63亿元增加到年的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而目前我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集中度较为分散,行业龙头泡泡玛特市占率为8.5%,CR5为22.8%。
7月9日,高盛发布的研究报告首予泡泡玛特“买入”评级,目标价94港元,预计公司能够抓紧中国快速增长的流行玩具市场需求,中国市场份额将从年的9%上升到年16%,期间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8%,到年或达亿美元。
资深投资人指出,随着泡泡玛特的高估值,整个潮玩行业迅速扩张,玩家接连涌入,资本不断押注,希望打破泡泡玛特一枝独秀的神话。
天眼查数据显示,超过80%的潮玩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成立于5年之内。截至7月12日,我国今年已新增近家潮玩相关企业,其中比较典型的是TOPTOY和52TOYS。
经记者调查,TOPTOY定位亚洲潮玩集合店,是名创优品孵化的首个子品牌,70%的IP来自外采,30%的是原创IP产品或独家合作产品,商品价格最低39元。
此外,北京乐自天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即52TOYS)发生多项工商变更,这次变更有三个投资机构加入。追溯到年,中国头部基金中金文化消费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前海股权投资基金、国中创投、浙商转型升级母基金等机构相继加入。
需要打造可持续性IP吗?
盲盒是日本扭蛋的复制,通过创新营销模式与独特消费体验,撬动“高黏性高复购弱成瘾性”消费需求,引领潮玩成功“出圈”,但IP创新及运营能力才是企业长青的关键吗?
国际艺术授权基金会主席郭羿承认为,“做IP既要从商业价值出发,又要有学术的高度和美的深度,否则IP的生命力很难长久。”
黄今告诉记者,其公司内部将一个IP分为三个时期:运营期、孵化期和成熟期,在成熟期,具有真正潜质的IP被用户接受,再开始选择跨界的合作。
记者发现,泡泡玛特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盲盒+IP”的商业模式。高盛的研究报告显示,作为玩具领域中国IP开发的领导者,它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平台,以增强IP组合和通过IP商业化。
虽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其首份上市年报也暴露了目前潮玩行业的IP隐患,包括IP热度消退、产品品类单一等。年、年、年泡泡玛特总营收分别同比增长.5%、.2%、49.3%。其核心竞争IP的Molly,营收减少近1亿元。
据财报,泡泡玛特在进行产品研发时采取“双轨并行”的战略,一方面是打造原创IP,另一方面是与知名的一线IP合作,对IP进行二次开发,包括与乐高、迪士尼、华纳、蜡笔小新等知名IP达成深度合作。
事实上,IP的“试错”“走偏”“过气”等词都反映了单一的IP孵化存在风险,比如曾经一手打造出“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国民级IP的奥飞娱乐,市值从年巅峰时期的超亿元下跌至70多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奥飞娱乐的多领域出击几乎溃败,所谓IP全产业链开发也成了“全且弱”。
相关从业人士指出,年我国授权IP有32%来自美国、29%来自中国内地、9%来自日本。在交易模式方面,我国IP授权行业主要采取“保底授权金+溢缴授权金”的交易模式,年有47%的IP以此形式进行授权。
根据IP授权行业惯例,成熟的影视、游戏等IP通常不会独家授权给特定公司,而是会通过IP运营机构进行多方授权。以迪士尼公主IP为例,除迪士尼自营天猫商店外,泡泡玛特、九木杂物社、52Toys、Funko等国内外潮玩公司均以此IP为基础进行盲盒或手办产品开发。
黄今表示,目前IP授权的费用在其总成本中的占比不到10%,企业自研IP数量占总IP数量的一半。他介绍,内部的“产品策略”,即“70%的产品是做市场上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