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玩具 >> 玩具介绍 >> 正文 >> 正文

玩具总动员4皮克斯的又一部杰作

来源:玩具 时间:2023/9/21
再见了,胡迪大家好,我是动画迷猫。上周五,对于全国的动画迷来说都是要被永远记住的一天。因为有两部大家等了很久的电影终于上映了。一部是已经等了18年终于上映的《千与千寻》,另一部就是花了9年才问世的《玩具总动员4》。这种神仙打架的场面还真是难得一见。今天,文章的主角就是《玩具总动员4》。其实《千与千寻》和“玩具总动员”系列还蛮有缘分的。宫崎骏与“玩具总动员”掌舵人约翰·拉塞特此一次见面是在40年前,后来,宫崎骏创作《龙猫》的时候,他们俩成为了朋友。龙猫甚至作为彩蛋出现在《玩具总动员3》里。其实,一开始听说要拍《玩具总动员4》的时候,本猫是拒绝的。因为《玩具总动员3》作为这个跨越了15年系列的句点是再完美不过的。当即将上大学的安迪把玩具们送到邦妮家,大家互相挥别的时候,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样,本猫眼泪哗哗的。所以大家很怕这个代表了很多人的童年会翻车。想想今年有多少大型翻车现场,《权游》就不用说了,《黑镜第五季》全系列最差,《黑衣人:全球追缉》也是一脸问号。《玩具总动员4》一开始就不顺,约翰·拉塞特因为Metoo辞职。他离任了,留下了这么一个大坑,大家对于这次重启是没有信心的。他的性丑闻事件,对于这个系列的危害是长久的,皮克斯表示《玩具总动员4》以后短时间内系列不会再重启。约翰·拉塞特曾经对于“玩具总动员”系列,就是父与子的关系,没有拉塞特,就没有“玩具总动员”。当初,拉塞特和艾德·卡特姆在金主爸爸乔布斯的支持下,创立了皮克斯。从年的《顽皮跳跳灯》开始,皮克斯这个名字就代表着动画界的天花板。《玩具总动员》是皮克斯打开迪士尼重要的一记敲门砖。拉塞特要做一个不仅小朋友能嗨,成年人也能嗨的作品。他觉得这样还不够有挑战性,风格还要跟迪士尼以往的动画片完全不同。年,史上第一部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上映,全球票房3亿5千万。次年的奥斯卡上,《玩具总动员》还得了一个特别成就奖。像迪士尼花了74亿美元收购皮克斯,那都是后话了。美国人有多爱这个系列呢?前三部烂番茄新鲜度至今还在%。好在,《玩具总动员4》没翻车,守住了皮克斯的尊严。它不但没翻车,成绩并不输前三部。豆瓣评分,四部里的最高分,甚至被催泪的《玩具总动员3》还高。美国人就更爱了,烂番茄新鲜度98%。“玩具总动员”系列在老美心中的国民度,可不是一般的高。抛开这些数字不谈,作为一次重启。它跟以往的三部很不一样,这一次的重启是真·重启,是对这个系列的真·告别。上一部安迪离开了,这一部胡迪也离开了。在看《玩具总动员4》之前,很难想象灵魂人物胡迪会离开他的主人。说实说,本猫是捂嘴把最后的戏看完的。他为什么会选择离开?在这里,先复盘一下,前三部里的胡迪,铺垫从第一部就开始了。在《玩具总动员》第一部里,胡迪可不是现在这般伟光正,他以自己是安迪最喜欢的玩具自居。当巴斯光年来的时候,他非常害怕自己会被取代。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后,他成长了,他懂得了友情,也懂得了分享。胡迪真正成为了安迪玩具们的团魂。在《玩具总动员2》里,胡迪偶然间发现自己原来很有名。在他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回到安迪的身边,但可能会想片中那样,如果自己怀了,就会被抛弃;一是去博物馆,受到大家的喜爱。他最终回到了安迪身边,明白自己是一个玩具。这一部讲的玩具的意义。在《玩具总动员3》里,安迪长大了,要去上大学了。虽然胡迪之前说过,他不想错过安迪长大的每一个瞬间,但离别的时候还是来了。他自己也成长了,玩具与主人之间的真正关系,是在于陪伴,即便换了一个主人。而到了《玩具总动员4》,胡迪面临了失宠,新主人邦妮渐渐冷落了胡迪。一开始的胡迪并没有觉醒,还是固执地认为,不管自己开不开心,都要守在主人的身边。他甚至偷偷钻进了邦妮的书包,暗中护送她去幼儿园。为了帮助邦妮克服社恐,胡迪从垃圾堆里捡了几个垃圾,悄悄放在邦妮面前,邦妮自己动手做出了一个新玩具。叉叉,主人邦妮的新宠,身体由垃圾构成,主体是一个塑料勺子。叉叉认为自己只是垃圾,并不是玩具,所以一遍遍逃走。而为了哄主人开心,胡迪不得不一遍遍把叉叉抓回来。作为一个“玩具”,胡迪很称职;作为团队的领袖,他更是完美。《玩具总动员4》并不是新瓶装旧酒,他探讨了一个大家从没想过的问题,玩具的价值是什么?一个玩具的价值,到底要依据什么标准来判定?是不是仅仅靠主人的垂青,玩具就有价值了呢?如果玩具的价值只是被主人玩,在主人需要的时候在主人身边,它就有价值的话。万一哪一天,主人有新玩具了,或是已经到了不玩玩具的年纪,玩具的价值就不在了么?《玩具总动员4》破天荒地给了玩具们一次主动选择的机会,留下或离开。一开始,胡迪并没有想过自己会离开主人这件事,因为他不想错过主人成长的每一刻。在这里,影片又抛出了另外一个问题,玩具对于主人的付出,是不是一种对于主人宠爱的占有?要说付出,胡迪身边的玩具,都没有他付出的多,记得在《玩具总动员3》结尾,安迪打包,都把胡迪单独放在一个纸箱里。在前三部里,为了主人,胡迪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他把主人开心等同于自己开心。在他的认知里,玩具就是指主人的私有物,他们的功能就是陪在主人身边,逗主人开心。而在《玩具总动员4》里,玩具和主人第一次平等了。还记得缺席了一整部《玩具总动员3》的牧羊女么?在这一部里,牧羊女变成了侠女,她有着自己的想法。在外面兜兜转转几年,牧羊女已经不需要任何一个主人。而反观胡迪,在《玩具总动员4》里,他迷失了,搞不清自己干什么才是对的。他对于新主人邦妮倾注了一切,当他跟小伙伴第一次解救叉叉失败的时候。他不顾其他人的安危,也要搭救叉叉,为什么他这么轴?因为他觉得,只有这么做,邦妮才会开心,他才会有价值。他把这个这个所谓的价值看的很重,而牧羊女点醒了胡迪。要说作为“后拉塞特时期”的《玩具总动员4》,牧羊女身具女权的特质。练就了一身生存的本领,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她明白,玩具不该在橱窗里苦等新主人的宠幸,就像同在这一部的盖比娃娃,以为只要把发音装置修好了,就会被人喜欢。玩具也可以是自由的,在胡迪的眼中,牧羊女自由,是因为她被主人遗弃。对胡迪来说,被主人遗弃等同于被处以极刑。《玩具总动员3》里的草莓熊,被主人遗弃后,因爱生恨;在《玩具总动员4》里的潇洒公爵,因为不能像广告里那样飞车,被主人遗弃。牧羊女为胡迪戳破了那层窗户纸,教会了胡迪,主人并不是一个玩具的全部。她看出了胡迪之所以离不开主人,不是主人需要他,而是他需要主人。身为玩具的“自尊”,蒙住了他的双眼。用一句话讲,他这只是自我感动,再看他在幼儿园帮助邦妮的行为,真的有帮到邦妮么?邦妮那天有交到新朋友么?并没有。邦妮有了新玩具,克服了恐惧,可那只是暂时的,邦妮没走出舒适区,胡迪也没有走出舒适区。胡迪最后没有回到邦妮的身边,他明白了陪在主人身边,并不是玩具的一切。至此,胡迪完成了身份认同,可以不用再依附于主人。在前三部里,他遭遇过的被人取代、不被需要等问题已经不再困扰他。这一次的道别,是一次主动的道别,是胡迪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无怨无悔的道别。“玩具总动员”系列花了24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玩具真正的自我认知,同时开了一段新的冒险,可能,下一次胡迪现身,就是在番外篇里了。在《玩具总动员4》里,我们抛开了以往的框架,真正从一个玩具的角度来看待世界。不得不说,你爸爸还是你爸爸,皮克斯能在已经被大家公认完结的地方重新开始。这可能是皮克斯矗立这么多年二不倒的原因,总以一种我们想不到的方式,告诉我们人性的小美好,这也是我们喜欢皮克斯的原因。虽然这一次的告别,略显伤感,却合情合理,期待下一次与胡迪的相遇,下一次的久别重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