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玩具 >> 玩具发展 >> 正文 >> 正文

猫和老鼠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人民资讯

来源:玩具 时间:2023/2/15

《猫和老鼠》是很多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的记忆,每周日下午都会乖乖地坐在电视前等着看汤姆和杰瑞。如今这个记忆搬上了大屏幕,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走进电影院再去看汤姆和杰瑞。《猫和老鼠》大电影里,猫和老鼠还是一对死对头,杰瑞在豪华酒店角落里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家,而汤姆则要抓住老鼠。电影除了动画片里的老面孔斗牛犬和波斯猫,还引入了一个人类主人公凯拉,她雇佣了汤姆,并要和汤姆一起抓住老鼠。看完电影,孩子对电影中的角色有不同的偏好:有人喜欢杰瑞、觉得它很聪明,有人喜欢凯拉、觉得她很漂亮,也有少数人喜欢汤姆、认为它是好人。的确,杰瑞靠偷东西过上了“幸福生活”,而凯拉则靠冒名顶替有了工作,只有汤姆“堂堂正正”,却经常被其他猫欺负,被老鼠戏耍。那么,人们是如何来判断是非对错、好人坏人的呢?

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快速判断是否好坏,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发展出的本能,这种能力可以帮助人们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态度和行为。婴儿在不到一岁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这种能力。比如在一系列研究中,给6-10个月的幼儿观看一段表演,方块是个“帮手”,帮助圆球上山,而三角则要“捣乱”,把圆球推下山。在看完表演后,研究者把方块和三角放在玩具筐拿到孩子面前,然后记录下孩子会拿哪个玩具。结果发现,婴儿们已经对于那些帮助人的玩具表现出了更多的喜爱,会更多选择“帮手”。再另一项研究中,16个月的婴儿也表现出了更喜欢“做好事”的人吃过的东西,而不那么喜欢“破坏者”吃过的东西。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婴儿判断是非、“贴标签”的能力,是情绪性的、无意识的、遵循了上百万年的进化发展、是深埋于人类基因中的本能。“孩子的”这一标签意味着这类人或行为不那么可靠、不怎么负责、也不会造成太大伤害。至于婴儿如何对具体的行为进行分类,则是基于自己跟母亲的互动。通过观察母亲的行为,婴儿逐渐掌握哪些行为可以被划归为“孩子的”、哪些是“大人的”。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本能的判断并不是“就事论事”,婴幼儿的判断是整体性的,并不会针对某个单独的行为。比如,“妈妈是对我好的”,孩子们期望家长的行为是一致的,这种基本的判断并不太会受到个别“有害行为”的影响。比如在《猫和老鼠》里,孩子一旦把杰瑞归类为“好的”,就会形成一个笼统的概念,而不会细分具体的行为。这种“笼统化”也容易让孩子受到伤害:比如对于施暴的家长,孩子依然是认为他们是“好的”,而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受到虐待。

随着年龄的发展,孩子接触的人、事、物越来越多,道德判断也不再只依赖于本能判断,而开始依靠更多的外界信息和反馈,并遵守一定的判断原则。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过一系列的道德困境题目对道德发展进行了研究。比如“海因兹偷药”:海因兹的妻子生了重病,只有一种药可以就她,但这个药非常贵,海因兹筹不到那么多钱,药剂师也不肯低价卖给他,于是海因兹从实验室偷了药。海因兹该不该偷药,为什么?

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回答“该”或“不该”并不是科尔伯格关心的重点,而是人们如何解释自己的选择。科尔伯格指出,每个人的道义观成熟程度不同,于是出发点就随之不同。通过10年间对72名10-26岁的男性进行跟踪研究,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层次六个阶段。

在看《猫和老鼠》的时候,对于“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的问题,不妨再问问“为什么”。家长不需要强求儿童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道德判断。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思维水平还处在快速的发展中。甚至对于科尔伯格的道德阶段理论也有不少学者质疑,有些人质疑所谓层次是否有高低优劣、也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发展到最高层次和阶段。比如有些人可能更重视人际关系,而停留在重视他人意志的第三阶段,而且人们在不同情境下会出现不一致的道德判断标准。了解孩子的道德发展水平和他的价值判断取向,能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也有利于从积极的方面引导孩子进行思考。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本文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