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玩具 >> 玩具前景 >> 正文 >> 正文

孩子这几种懂事的表现,背后都是心酸,家长

来源:玩具 时间:2022/8/13

我在生活遇到过一个非常懂事的小孩,名字叫做妞妞,像她这样的孩子已经很少了。这个孩子是朋友家的大宝。今年4岁半的年纪,还有一个弟弟今年两岁。妞妞是个懂事的孩子,却很让人心疼。前段时间和儿子福林在超市遇到了朋友,她说带妞妞逛逛,弟弟交给奶奶照看,她们出来买点生活用品。

我们一起去逛超市,在玩具架前,妞妞说要芭比娃娃,但是妈妈却对妞妞说家里已经有很多玩具了,于是妞妞就不想买玩具了,并没有向其他孩子一样求着家长给买东西。我当时就问朋友,你女儿怎么这么好?

朋友说妞妞从会说话开始就一直这么懂事,家里人都夸她,现在她有了弟弟后更懂事了,比其他孩子都省心。然后我们买完东西结账,账单结清后,她邀请我去她家。

我们两家离得并不远,但好久没好好聊过了,于是我就答应去坐一坐。来到朋友家之后,妞妞想让福林陪她一起玩游戏,但是福林却一直盯着厅玩具架上的玩具车看。我定睛一看,有几百个大洋车模,妞妞对福林说:我们可以一起玩我哥哥的玩具。

不禁让人回忆起在超市的时候,妞妞只想要一个60块钱的盗版芭比娃娃,她妈妈没有买,但是她哥哥的玩具那么贵。很多时候,有些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有些懂事的表面背后,其实充满了悲伤。这些孩子更多的是被“懂事”这个词绑架了。

一、他们不能向家长撒娇

懂事的孩子对于家长的安排只能接受,这些孩子在做事的时候都会想得很周到,他们知道如何看待大人脸色,即使他们的父母说的话是错的,他们也不敢表现出拒绝或抵抗的态度,因为他们是父母口中听话的孩子。其实家长可以想想孩子为什么这么听话,因为这样的孩子害怕家长的责骂和拳头,所以变得老实懂事。

或者是因为大人的其他一些做法让他感到害怕,所以不敢在大人面前任性,因为他知道自己任性会面临什么,所以不敢反抗权威。不禁有点难过,这么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两个极端,要么胆小,要么变得自大,养尊处优,没什么好怕的,变得不讲道理。

二、到处讨好大人,忽略自己

这样的孩子会无视自己的感受,家长总是让孩子“跟叔叔问好。”“给长辈背诵唐诗”“给长辈唱歌跳舞。”即使孩子心里不愿意,但还是按照家长的意思做了。因为这样做,别人会说“孩子真懂事”、“孩子真聪明”等等,家长就会夸奖孩子。所以孩子为了得到夸奖,就会一直满足家长的要求,而不考虑自己内心的想法。

事实上,这样的孩子真的很让人心疼。长大了对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想挣也不会抢。即使是好机会,也有可能会拱手相让。现在就业压力太大,不知道争取的人只能在“下游”徘徊。那么孩子一直满足家长提出的所有要求都是正确的吗?

如果孩子什么都听父母的,就会减少自己的需要,压制自己的兴趣,有时候孩子很喜欢的东西,父母不买,就哄孩子以后买,但是事后家长没有买。孩子哭了一次又一次,父母哄了一次又一次。慢慢地,孩子不再相信父母,甚至因为知道没用而不哭了。

有一个道理:年轻的时候,孩子要糖得不到;当孩子长大后,就不需要了,因为家长在夸奖孩子懂事之后,孩子就不敢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我在糖人的一个摊位前看到一个小男孩,他非常想要它。孩子妈妈说:“乖~我们不要~”孩子就被拖走了。小男孩没有哭也没有出声,但他的眼睛总是盯着糖人。因为他知道自己懂事,他听话。

但是,家长不想给孩子买的原因,不应该是“好”和“懂事”,而应该说清楚。不要让“懂事”这个词困住孩子的现在,更不要束缚孩子的未来。感性是一个孩子成长不断积累的教训,家长应该让孩子该玩的时候玩,该撒娇的时候撒娇,对孩子的自由不要太过限制。

孩子的行为和性格是迷雾中行驶的海船,没有指明的灯塔,只能在海里随波逐流。现在回想一下:我家孩子会不会起手打人?或是胆小懦弱?或是谎话连篇?或是自私自利?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家庭教育的失责?给孩子讲道理可能讲不清,如果是讲一个故事呢?

蝉联三年畅销榜的《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针对2~6岁孩子设计,一套10册,每册最后都有附给家长的话,让家长了解儿童的心理,解决育儿过程的困惑。中英双语绘本,还可以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

这套书一共有十个主题:做自己、讲诚信、好脾气、懂安全、不害怕、能团结、讲礼貌、会分享、我能行、好习惯。在3岁之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作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作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行为,养成好性格。

原价元,店铺活动现价,10册69元,还可扫码畅听,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后,已经很累了,想给孩子讲故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有需要的父母点击下面链接即可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