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陪伴一个小学生写作业的某些瞬间,陪伴孩子再成长一次。
01这次的题目是这样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玩具。你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好玩在哪里?先和同学交流,再写下来。
上次的作业是你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它有趣在哪里?,这次的作业把主体从游戏换成了玩具。而且完成作业的主战场也从练习册转战到了写话作业本上。
老话说“换汤不换药”,我还是按照先点题、再描述、最后总结的三段式思路和孩子一起开始了分析和讨论。
02讨论的结果是这样的
点题--开宗明义,用一句肯定的回答来开篇:
我最喜欢的玩具是乐高。
描述--接下来描述某个具体的乐高拼搭完成之后的样子:
它的主体是什么颜色的,上面都有些什么东西。还可以描述一下它是用多少块积木拼搭起来的,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总结--最后表达一下,自己在拼搭过程中的感受,或者拼接完成之后的感想……
我和孩子在分析过程中的表述大致是这样的:
我最喜欢的玩具是一艘用积木搭成的军舰。
军舰的主体是灰色的,上面有一个信号接收器,有一架直升飞机,还有几座炮台。他是由三千多块积木拼成的,我按照说明书足足拼了四个小时才拼好。
我非常喜欢拼搭乐高的过程,我感觉从中学到了很多新东西。
03孩子的成果是这样的
孩子和我讨论完之后,坐在自己的书桌前开始用功。
经过孩子的再次加工,最终呈现在写话作业本上的成果是这样的:
我最喜欢的玩具是一艘用积木达成的军舰。
军舰上有一个信号接收器、一架直升飞机和十一座炮台。
它是用三千多块积木拼成的,我是照着说明书搭的,用了整整四个小时才拼好。
我拼完之后,觉得又获得了一些知识。
孩子删减了关于军舰描述的部分内容,却对拼接的过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阐述,看来孩子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这是好事。
可我还是想弱弱地提醒孩子一句:“这次是在写话作业本上完成的,篇幅可以适当长一些……”
您觉得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