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玩具 >> 玩具介绍 >> 正文 >> 正文

制作人黑化后的游戏,VR版本竟然7天卖了

来源:玩具 时间:2022/9/15
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方法 http://m.39.net/baidianfeng/qzzt/bdfzlff/

从前,某工作室在Steam发布了旗下游戏版本更新。本次更新的主要内容有且仅有——更改了道具报纸上的一个数字。

这件看似洋葱新闻的事是真实存在的。贴吧的“列文虎克”发现,在《玩具熊的五夜后宫》1.Steam版本更新中,游戏制作人ScottCawthon(斯科特·考森,以下简称斯科特)把报纸上店铺的招聘电话从由1--FAZFAZBEAR改为了改为1--FAZFAZBEAR。

图源:Fandom图源:quotev

同样发生在斯科特身上离奇事件是,这款由他一人制作的独立游戏VR版在Quest平台一周就获得万美元的营收——这是FacebookConnect大会公布的数据。

而关于如何从百分百差评游戏到吸金百万的VR游戏,要从斯科特本人黑化的故事开始说起。

从儿童向到PG-13,斯科特黑化了?

美国得克萨斯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不仅“盛产”彪悍民风,还有颇具奇特人格的人,比如从破产到暴富的碧昂丝,给谷歌带来谷歌地图的约翰·汉克,以及今天的主人公,斯科特·考森。

90年代是电子游戏的黄金年代,斯科特也是从90年代开始开发游戏的。

通过对斯科特过往作品历史的查找,我们发现,早期的他跟“恐怖”和VR没有半点关系,倒是有数十部动画短片,比如《鸟村》系列(BirdVillageseries)和《蘑菇蜗牛》系列(Mushsnailseries)。以及数十部游戏作品,如《恒星枪》系列(StellarGunseries)、《果酱馅饼的遗产》系列(LegacyofFlanseries)。

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儿童向。将近15年的时间里,斯科特花费了极多的时间专注在制作儿童向影视、游戏作品中。

从作品上来看,年是个明显的分水岭。后续的作品已经渐渐的“去儿童化”,向着老少皆宜的横版闯关发展。在游戏UP主Dawko对斯科特的采访中,斯科特亲口表示,他当时是想做一些更小型的游戏,因为此前像《荒芜的希望(TheDesolteHope)》系列,都是希望塑造一个宏大的游戏,但由于养家糊口等各方面原因,斯科特调整了自己的想法,转向制作更小型的游戏。

而随后,影响着《玩具熊的五夜后宫》(以下简称FNaF)这部大热恐怖游戏诞生的关键因素到来了。

在维基百科中是这么解释的:“mostnotablyChipperandSonsLumberCo.,wereheavilycriticizedbyprominentreviewersforhavingcharactersthatmovedandinteractedwitheachotherlikeanimatronicmachines.Almosttothepointofstoppinggamedevelopment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