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玩具 >> 玩具介绍 >> 正文 >> 正文

岳阳学校周边文具店的盲盒受学生热捧,

来源:玩具 时间:2022/11/17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黄诚成

“最近我儿子放学回来就带很多小盒子,他说是叫‘盲盒’,很多同学都在买。天天买些这样的玩具回来,我真担心会影响他的学习。”“估计我家孩子的早餐钱都拿来买了这个‘盲盒’,每天从他书包里总能找出一些不同款式的笔和卡片纸。”……近日,城区多位家长告诉记者,一种以“盲盒”形式推出的玩具和文具产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学生中流行了起来。所谓“盲盒”,即在盒子中放置不同物品,消费者凭运气抽商品,拆开后才知道里面是什么物品或何种款式。不少家长对于商家的这种售卖方式会对孩子的消费观和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盲盒”在学校周边商店随处可见

昨天早上7时许,记者来到金鹗小学附近,不少文具店都在售卖“盲盒”、“盲袋”等商品,有玩具也有文具,颜色花哨,包装精美,大多放在店门口显眼处。几名学生围在一起,精心挑选自己喜爱的。

随后记者来到岳阳市九中附近的商店,这里的“盲盒”式样更多,价格贵的24元,少的则要3元。老板告诉记者,“盲盒”里有很多各式各样的文具和玩具,所以很受学生们欢迎。

“我们这里的‘盲盒’也卖得很好,主要是一些卡片和小文具。”东城小学附近一家文具店老板告诉记者,“盲盒”非常受学生们热捧,中高年级的学生买得最多是18元的一款,里面有手机支架、文字卡、签名相片、光影明信片等,低年级的买得较多的则是一两块钱一个的,也有一些家长会在节日中买一些“盲盒”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记者发现,一些价格低廉的“盲盒”上没有注明厂商,商标上全是英文,还有的里面甚至有刀片,存在安全隐患。

在泰和批发市场的文具店中,记者看到,一些盒子上还会标有“限定”“抽”“再来一支”等带有鼓动性字眼出现。

这些“盲盒”为什么如此受小学生欢迎呢?文具店老板告诉记者,“盲盒”流行很长时间了,女生大多偏爱古风等图案精美的“盲盒”,男生则更喜欢“航海王”等动漫人物系列的,很多孩子都喜欢一个接一个买,“大概是想把一套图案都集齐”。

建议家长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些家长表示,“盲盒”尽管卖的是玩具和文具,但这种类似于抽奖、博彩的销售方式,很有可能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对于家长们的担心,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岳阳木林心理工作室首席心理咨询师李钟鹏认为:“好奇心强是中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重要特点,‘盲盒’带来的神秘、兴奋和期待感,恰到好处地切中未成年人对于未知的好奇心,加上小伙伴之间的攀比心理,久而久之便养成依赖心理,如果任其发展,肯定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方式。”

李钟鹏表示,“盲盒”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成年人买上了瘾,至多是一种盲目消费行为,但对于未成年人来讲,却是一种诱导消费行为,因为未成年人缺乏自控力。“家长应该加强跟孩子的沟通,让孩子了解这些产品的营销模式及其坏处。管住自己的孩子,比诉诸监管部门会更有效。”李钟鹏建议家长们在孩子出现这类情况时及时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收集“盲盒”相关的资料,让孩子明白“盲盒”真正的价值,让孩子充分了解“盲盒”生产商、销售商是如何以盈利为目的引导未成年人消费的。“只有明白依赖心理产生的途径,才能帮助孩子摆脱依赖心理。”李钟鹏说,同时,家长还应该对给孩子零花钱这件事进行合理计划,了解零花钱的去向,在面对孩子的不合理消费时,耐心解释和引导。家长多些耐心,孩子才能逐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