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提供
韩焱精选
编辑排版
Eurus
你好,这里是韩焱精选。
有趣的大师故事,有用的人生智慧。
你好,欢迎来到有趣有用的《心理学大师课》,我是迟毓凯。
这一讲我们来聊聊让·皮亚杰,他将告诉你如何正确教育孩子。讲之前先说个小故事。
年,爱因斯坦向一位心理学家提出一个问题:儿童是按怎样的顺序认识时间和速度这两个概念的?我们知道,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时间和速度是相互作用的,比如速度快到一定程度,时间就变慢了,甚至可以实现穿越,这是我们大人的视角。而爱因斯坦问这个问题是想知道,儿童是怎样理解时间和速度问题的?婴儿是否在出生时就理解这两个概念了呢,还是理解有先后?在儿童的心里,时间和速度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二十年后,这位心理学家用一部两卷本共页的书圆满地回答了爱因斯坦的疑问。他认为处于婴儿或童年早期的儿童不能理解时间、距离和速度。只有在具体运算阶段,他们才最终掌握这三个概念。
和爱因斯坦对话的心理学家就是儿童心理学大师皮亚杰,他的研究和理论构成了现代发展心理学的基础,今天我们就追随他的研究谈谈育儿心理。
1
育儿要学皮亚杰
对许多人来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穿不成问题,如何教育孩子却又成了一个难题,许多人也因此头疼不已。但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解决教育之痛,得从根上抓起,这个根就是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而我今天讲的皮亚杰就是儿童心理研究的代表人物。
让·皮亚杰在心理学界,他的标签是神童和天才。出生在大学教授家庭,10岁就发表了第一篇论文,19岁在20多家学术刊物上发表作品,22岁获得博士学位,然后进入心理学领域,成为享誉世界的儿童心理学大师。在儿童发展及其教育方面,可以称得上是“养儿不识皮亚杰,便称慈父也枉然”。英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彼特·布莱安特说过:“没有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将是微不足道的。”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发展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关系。最初学者们把研究小孩子心理的学问叫儿童心理学,后来研究领域逐步扩展,青少年也研究了,成人早期也研究了,就改名叫发展心理学,现在连成年人、老年人也研究了,所以当前的学界普遍把这样一门研究你一辈子心理发展变化的学科叫做“毕生发展心理学”。皮亚杰的心理学,就是发展心理学的初始阶段,以儿童心理发展为主。
2
皮亚杰怎么做研究
说起皮亚杰儿童心理的研究历程,很有意思。他博士毕业后在巴黎给心理学家西蒙当助手,搞的是儿童智力测验。不过,他对儿童智商差异的兴趣不大,却对儿童测试过程中为什么一些孩子总出现类似的错误更感兴趣,他更关心的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心智能力是怎么发展的。
有这个爱好,但没儿童没法研究啊。于是,当他后来到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任研究主任时,就很利索地和一个女学生恋爱结婚了,还生了三个孩子,这不是现成的“被试”吗?这回家里自备研究对象了,皮亚杰的孩子自己看自己养自己研究,搞出了许多学术成果。采用的方法,基本是弗洛伊德的临床访谈法。不过弗洛伊德把它用于病人,皮亚杰把它用于自己的孩子。说是研究,其实就是有目的和小孩聊天,问问题。
比如,皮亚杰会问孩子:“风是怎样形成的啊?”
孩子说:“树形成的。”
皮亚杰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孩子说:“我看到树在挥舞手臂啊。”
皮亚杰接着问:“那怎么才能产生风呢?”
孩子挥舞着手说:“像这样,只不过树比我更大,并且有很多树,它们一起动,风就来了。”
皮亚杰最后又问:“那海上的风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海上没树啊……”
就这样,孩子被问“懵”了,皮亚杰就据此来琢磨孩子这样回答背后体现了怎么样的心智过程,一本一本的著作就出来了,儿童心理学大师就此诞生了。
3
皮亚杰的理论启示
那么,皮亚杰有什么发现,对我们教育孩子又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一是理解孩子,必须站在孩子的视角。
在皮亚杰之前,儿童一般被看成是“小号的成人”。这一观点长期统治着东西方的思想界。他们认为,儿童大脑的工作原理和成人完全相同,只是联想能力不如成人完善。皮亚杰改变了这一切,他认为儿童的心智和成人有着根本的区别,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自身的逻辑。在他著名的客体永久性实验中,创造性地说明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不同。所谓“客体永久性”,指的是当物体不在我们的感知范围内,也就是说看不到摸不到,人们也认为它是客观存在的。倘若现在有个人来到你面前,把你手机拿走,然后进了另一个房间,你会认为你的手机不存在了吗?当然不会。东西不在眼前我也知道它已然存在啊,客体永久性嘛。
但皮亚杰认为,这种能力不是人生来就有的。他以实验证明,对客体永久性的认识是人在八个月大的时候才开始的。在此之前,给孩子一个可爱的玩具,他当然会伸手去拿。但在他抓住玩具前用一块布盖住玩具的时候,他就会停止抓取,而把注意力转向别处,就像玩具不再存在一样。
所以你知道孩子为什么喜欢躲猫猫了吧?因为你一藏起来,他就觉得你不存在了,你一出现,在他的世界中你又回来了,所以躲猫猫能不断地给他带来惊喜。
因此,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我们的不同,要想理解孩子,必须站在孩子的视角上。但是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许多父母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用成人的视角看孩子,把他当成“小大人”,从而误解孩子,导致教育不当,甚至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