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玩的时候,你有遇到过「孩子玩具被抢」的情况吗?
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做呢?是教孩子「大度和谐」,还是逼孩子抢回来,甚至是自己出手帮孩子「抢」?
今天的文章来自一位做心理咨询师的妈妈,她分享了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思考。
女儿的滑板车被抢走后
我教她这样「抢」回来
我送小女儿去幼儿园,她骑着刚买的美美的滑板车。
到了幼儿园门口,几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孩看见这么美的滑板车,立刻围了上来,其中一个大点的孩子,好像叫婷婷,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让我玩玩你的滑板车吧,咱们可以当好朋友」。
说完,她径直推走了滑板车。她的动作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女儿一下子愣住了。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我看着女儿,似乎事发突然,她还没有反应过来。
过了几秒钟,我问她有什么感觉?
她说:「那是我的」。停顿了一下,她又说:「我不想让她玩」。
我告诉她「你可以大声说出来,别人不经过你同意,不能玩你的滑板车」。
女儿憋嘴想了想,拉拉我的衣服:「妈妈,你帮我去说」。
我带着女儿走到婷婷跟前,我蹲下来平视婷婷:「你好,你想玩滑板车,需要经过妹妹的同意哟,这是妹妹新买的,她还没有玩够呢」。
婷婷「噢」了一声,似乎我说的话让她感觉很新鲜,然后她把滑板车还给了女儿。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女儿开心了,伙同几个熟悉的小朋友一起去玩了。
她向小朋友讲解她的新滑板车都有什么功能,小朋友跃跃欲试地问能不能骑一下吗?
女儿干脆地说:「好啊,我们几个每人骑一圈(围着院子)。」
离开幼儿园时,一个相熟的家长跟我一起走。
她说:「我刚才看见你处理抢玩具这个事,办法挺好的,其实我也应该那么做,但我就怕别人说孩子小气、自私!」
我愣了一下,想起我家大女儿小的时候,我好像也有这样的感觉,但后来我知道,那是非常不必要的担心。
孩子被抢了玩具,委屈、哭闹是再正常不过的表现,这不是自私或小气,而是在表达自我边界被侵入的不满。
相反,另外一些孩子在被抢玩具的时候,他们是无所谓的,看起来他们懂事、乖巧,但也许他们的内心已经感觉不到痛了,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边界是需要被尊重的。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逼着孩子分享
是对孩子的一种剥削
囿于面子和礼貌,很多家长觉得应该让孩子「大度分享」。但这样的强制分享,是对孩子的伤害。
刚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一个所谓的「自我」,他需要经过不断地成长、进步,与外界的互动,才能一步步发现自己是自己,他人是他人。
12个月的时候,他们会对「何为自我」有所觉察,而往往会在2岁左右,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自我」概念。再长大些,才能逐渐明确自己与环境交往时的边界。
孩子需要通过占有物品来确认自己的「地盘」。一个孩子对自我的感觉越清晰,越会感觉到安全,也越有利于人格成长。
哪怕他不喜欢那个物品,但那是「他的」,别人也不能随便动,更何况不经他的同意,便来抢他喜欢的东西了。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我的一个朋友,在她三年级时,她妈妈趁她去上学的时候把她的芭比娃娃送给了她姨家的妹妹,她放学回来找不见,哭了,被妈妈训斥:这么大了还玩娃娃,不如留点精力好好学习。
直到现在她成年了,仍然没办法维护自己的正常利益,常常在工作中受欺负,事后又悔恨自己太胆小。
有些父母喜欢做老好人,或者害怕与他人产生冲突,又或者担心孩子将来变得自私、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从而说服甚至强迫孩子与别的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食物等,这其实是一种剥削。
经常受剥削的孩子会有一种无力感,觉得自己的东西自己说了不算,长此以往,他们会拒绝「好」东西,并认为自己配不上。
尊重孩子的意愿,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尊水平。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除了玩具被抢的当下
平时的教育也很重要
我平时很注重教小女儿维护她的既得利益。
我会从她的感受出发,尊重她的想法,如果她需要我帮忙,我则没有任何情绪地示范给她看。
就像本文开头提到的抢滑板车事件那样。我觉得在边界感问题上怎么教育孩子,这个具体的方法因人而异,所有父母都不可能只按照一两个共同的模式。
只要把握好原则性的问题就好,比如像以下几点:
教育孩子「你可以不分享,但不是自己的东西也不要拿」
两三岁的孩子会通过占有东西来体验「我」的存在,我从来不强迫女儿分享来破坏她的自我价值感。
但我会经常告诉她,哪些东西是不属于她的,过度占有也不利于孩子边界感的建立。
教孩子学会商量
商量不是命令,相反它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很有可能商量很久都不能达成一致,因此我会告诉女儿「有耐心的孩子最可爱」。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家长自己做出榜样
平时在家里我给女儿准备了两个抽屉,她觉得重要的东西都会放到抽屈里,我从来不动;我在打扫卫生的时候都会问一下她「这个东西还要不要」;我借用她的物品,比如胶带,会提前给她打招呼。
为拿了别人的东西负责任
有时女儿会从幼儿园拿回一些铅笔刀和图画本之类的东西,在我确定她不是交换而是私自拿了小朋友的物品时,我会带着她把东西还给小朋友,并要求她道歉。
「还」和「道歉」就是让她在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有人曾经问我:孩子东西被抢,不应该自己去要回来么?大人来插手是不是不太好?
父母替孩子维护边界,孩子才会懂得「我不可以随便被侵入」。
孩子生命中的那些「重要的人」如何对待孩子,将来这个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他人,这几乎是个不变的真理。
我们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玩具被抢要不要抢回来」。而是教孩子——尊重别人的边界,更要守住自己的边界。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儿童教育专家珍妮特·兰斯伯里在《有边界,才自由》一书中的比喻非常形象:
孩子对边界的需要,有如在黑暗中驾车过桥——如果桥两边没有栏杆,他们只能慢慢试探性地通过;但如果两边有栏杆,他们就可以轻松自信地驾车通过。
帮孩子建立适宜的自我边界感,是我们能给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最好的礼物之一。
本文专家
高莉娟
合作专家
二级心理咨询师
沙盘游戏治疗师
叶壮
审核专家
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会员
策划制作
监制:大力、阿童木
排版:林乙乙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除了「玩具被抢」,在和小朋友玩耍时
孩子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不知道如何交朋友?
不知道怎么跟小伙伴相处?
我们整理了一份《社交主题绘本清单》
教会他们处理社交中的各种问题
点击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922.html